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网 > 资助项目 > 重庆市资助项目 > 重庆市人社局 >

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项目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0-08-25内容编辑:宇辰管理 点击数:

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一)人选数量
本次遴选支持10名左右。
(二)申报程序
1. 由市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单位、市教委(负责在渝高校)、市委党校,以及各区县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线上集中申报。其中,市级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单位、在渝高校、市委党校每个单位推荐人选不超过3名,每个区县党委宣传部推荐人选不超过1名。
2. 推荐人选应征求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加盖公章后作为佐证材料上传系统。
二、文化旅游领域
(一)人选数量
本次遴选支持10名左右。
(二)申报程序
由所在单位对申报人选进行资料审核后,按照属地管理或行业归口原则,向所在区县(自治县)文化旅游委、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符合条件人选。各单位要对推荐人选严格把关,特别是人选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和业绩成果的真实性等,经专家评议、集体研究、征求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意见、集中公示等程序确定推荐人选,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人选推荐情况、廉政意见、公示情况需加盖公章作为附件上传系统。
三、教育领域
(一)人选数量
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遴选支持10名。
(二)申报程序
1. 区县(自治县)教育部门、在渝高校结合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根据遴选条件开展选拔工作。各区县(自治县)、高校可结合实际向市教委择优推荐1名。
2. 区县(自治县)教育部门、在渝高校组织符合条件人选广泛申报,对照条件对申报人进行资格初审,并成立由同行知名专家组成的评选机构,择优确定推荐人选。应重点把好推荐人选的政治关、师德关、育人关和质量关,出具政治思想、师德表现的鉴定意见。区县(自治县)确定推荐人选,应商同级党委组织部。
3. 推荐人选以适当形式公示5日,公示无异议的人选报送市教委。
四、医学领域
(一)人选数量
面向在渝医疗卫生机构,遴选支持15名左右,其中5名重点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含中医药人才)。
(二)申报程序
所在单位对申报人选资格条件进行全面审查后,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报送推荐人选材料。其中,区属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向所在区县(自治县)卫生健康委推荐,市属医疗卫生单位、部队在渝医疗卫生单位对本单位人员初选后,直接向市卫生健康委推荐。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健康委、市级医疗卫生单位、部队在渝医疗卫生单位对照条件要求,对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材料,特别是申报人思想政治素质、医德医风、业绩成果的真实性等严格把关。经同行专家评议、集体研究、征求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意见、集中公示等程序,确定推荐人选,并将加盖公章的人选推荐情况、廉政意见、公示情况作为附件上传申报系统。
(三)有关要求
已经接受原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医学领军人才项目资助的人才,可以申报本专项,但研究资助经费不重复享受。
五、社会工作领域
(一)人选数量
本次遴选支持不超过10名。
(二)申报程序
申报人选由所在单位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全面审查后,按照属地管理或行业归口原则进行申报。其中,区属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所在区县(自治县)民政局推荐;市属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后,直接向市民政局推荐。
各区县(自治县)民政局、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对照条件要求,对申报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申报材料严格把关,特别是人选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业绩成果的真实性等。经集体研究、征求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公示等程序,确定推荐人选,并将加盖公章的人选推荐情况、廉政意见、公示情况等佐证材料作为附件上传申报系统。
六、金融领域(2020年新增设项目)
(一)人数数量
本次遴选支持不超过10名。
(二)申报程序
1. 由相关金融机构择优推荐。其中,金融机构须属于市金融监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重庆证监局的监管对象。每个金融机构推荐人选不超过1名。
2. 推荐人选应征求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或所在辖区公安机关意见。辖区公安机关意见、个税缴纳、信用记录等情况加盖公章后作为佐证材料上传系统。
3. 区县金融办对推荐人选进行初审,出具初审意见。初审合格人员,由区县金融办提交区县人力社保局对申报人个税缴纳、信用记录等情况进行核查,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名单及申报材料须经同级党委组织部审核把关。
4. 市金融监管局会同市人力社保局对通过核查的金融业人才资格进行复审,对属于银证保行业的推荐人选征求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重庆证监局意见。
七、综合领域
(一)人选数量
本次遴选支持10名左右。
(二)申报程序
1. 由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者或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填写申报材料,由所在单位对申报人选进行全面审查,并向所在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或所属市级主管部门,或所属中央在渝单位提交推荐报告,介绍推荐人选基本情况(推荐人选较多的应排出优先次序)。
2. 各区县(自治县)、市级各部门、中央在渝单位推荐人选一般不超过2人(非公企业直接向所在区县人力社保部门申报推荐),专业技术人才分布比较集中的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经申请可适当增加推荐名额。
3. 申报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各区县(自治县)人力社保局商同级党委组织部,或由市级主管部门、中央在渝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按照推荐名额等额进行初评,并将推荐结果提交市人力社保局。
4. 推荐人选应征求组织、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人选公示情况、廉政意见加盖公章后作为佐证材料上传系统。
(三)工作要求
主要支持“无法申报名家名师其他领域的人才”,重点面向工程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科学等人才集聚较多的其他行业领域。可申报哲社领域、教育领域、卫生领域、文化旅游领域、社会工作领域、金融领域的人才不得申报综合领域。
重点支持对象
文化旅游、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医学、社会工作、金融等领域能力出众、业绩突出、群众公认,产生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每年支持75名左右。2020年医学领域增加5个指标,重点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含中医药人才)。
主要支持措施
支持周期为3年。给予入选人才每人10万元人才奖励金和20万元研究支持经费(金融领域给予入选人才每人10万元人才奖励金)。
优先推荐到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任职。
优先支持主持、承担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

用人单位可配套一定比例的奖励金和研究支持经费。

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市外申报
允许市外人才依托在渝单位进行申报,申报人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全职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协议,入选经核实到岗后颁发证书、兑现待遇,并可同时享受我市其他人才政策。
人才与项目打通
入选人才(团队)的研究支持经费,可按市级科研(社科规划)项目计划下达研究任务。项目选题、技术路径和项目组成人员由入选人才自行确定,直接立项。项目实行自主立项、自主结题、备案管理。项目经费实行“包干制”管理,经费使用不设定科目和比例限制。
安家支持
入选人才属市外来渝全职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可享受最高200万元安家补助费、每月8000元的岗位津贴,以及用人单位提供的100—200平方米住房。对企业引进的优秀人才,可根据人才年薪,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成长激励
入选人才在渝成功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的,可享受每月最高8000元的岗位津贴。
重庆英才服务卡
入选人才可普惠享受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户籍办理、出入境、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人才项目申报、金融支持、税费优惠、企业注册登记等10项基础服务,以及子女(孙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休假疗养和学术交流、住房保障、旅游服务、配偶(子女)就业、交通出行服务等7项差异化专属服务。
提供“人才贷”
入选人才可享受免抵押、免担保、优惠利率,最高100万元额度的信用贷、100万元额度的创业贷、500万元额度的知识价值信用贷,以及最高500万元额度的房产抵押贷、2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和2000万元的工业用房贷的“人才贷”服务。具体以承办银行当期服务为准。

联系宇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