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东湖高新区“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申报指南(2024版)
发布时间:2024-12-30内容编辑:宇辰管理
点击数:
一、申报资质
(一)申报人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学历,并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层次职业资格(或在企业年薪达到50万元以上)。担任申报单位技术骨干或总监(或相当职务)及以上职务,年龄不超过60周岁(1964年1月1日(含)及以后出生)。
(二)申报人为部属高校、省属公办本科高校或央属科研院所近三年(2021年1月1日以后到职,且过往未在本校相关单位或关联单位任职)从高新区科技型企事业中选聘的高端人才,在院校兼职或承担教研等任务,并具有校方或科研院所推荐。
(三)申报人一般应满足以下任职责任之一:参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学科与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或修订、教材开发、教学改革等工作;指导或联合指导研究生,承担研究生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与高校联合开展项目申报、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推动所在企业与高校共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四)申报人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聘期应在三年及以上,所聘职务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满足高校或科研机构每年的教学或科研时间要求。
(五)申报单位为申报人全职工作单位,须在东湖高新区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是区内重点发展产业、重点领域的重点企业和研发单位,满足以下条件优先:
1.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
2.东湖高新区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数字经济、创新药五大特色产业内重点企业或新落户高新区的重大招商项目;
3.湖北实验室、国家和省级创新中心、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4.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后备“金种子”、“3551”入选企业、瞪羚企业等成长迅速、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
5.设有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二、入选条件及支持政策
1.经人才工作局或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审核,择优遴选后,入围2024年度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实地考察核实无误,办理入选手续。
2.入选3551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给予30万元无偿资助资金。
3.已入选3551的人才,不得再申报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
三、申报流程
(一)人才注册申请
申报人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人网个人端注册,点击“3551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板块进行申请,根据系统提示,完善申报信息、上传相应认定证明材料后(部分信息须由申报单位在企业端填写上传),提交到申报单位。
(二)单位预审提交
申报单位登录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人网企业端,核对申报人信息无误,可确认提交申请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申报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28日24时。
(三)资格审核
由申报单位所属园区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人才工作局及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填报信息与提交证明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核实。
(四)复核
该批次申报人材料复核无误后,择优遴选,确定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候选名单。
(五)实地核查
对进入候选名单的人才,将及时开展实地核查工作,重点考察人才到职情况和申报信息真实性等。
(六)拟定人选
实地核查无误的,人才工作局拟定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拟入选名单,报管委会审定。
(七)办理手续
通过申报单位内部公示和到岗核实后,人才工作局为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办理入选手续,并拨付首笔无偿资助资金。
四、无偿资助资金的拨付与管理
1.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入选后,应承诺与所聘高校合作不少于三年,应承诺在入选单位连续全职工作不少于三年,无偿资助资金50%直接拨付到入选单位,另外50%拨付至个人账户。按照税法要求,拨付至个人账户须代缴个人所得税。
2.无偿资助资金拨付期间,人才从入选单位离职的,终止后续无偿资金拨付。根据人才开展工作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由入选单位退回或部分退回已拨付无偿资金。
3.存在骗取无偿资助资金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3551资格,收回已发放的奖励资金,相关单位、个人十年内不得申请3551,并纳入征信管理系统。情节严重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五、相关说明
1.一家单位可认定一名领军人才,同时申报一名创业人才或创新人才或高端管理人才或科技服务人才(含举荐人才),申报一名光谷产业教授(高校→企业)、一名光谷产业教授(企业→高校)、多名优秀青年人才。一名申报人一次只能申请一个3551人才类别。
2.在机关、事业单位任职(聘用)的公务人员(含参公管理工作人员)、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不得申请3551,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除外。
3.申报期间无需提交纸质版材料,提交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
六、严正声明
3551相关申报、评审及遴选工作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客观、严谨的原则,并受省市主管部门、纪检监察工委及相关部门、园区共同监督。任何个人或机构声称可影响3551评审结果的,均为虚假宣传,郑重提醒广大人才与企业不要轻信,避免上当受骗。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涉嫌诈骗的,将报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