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漳州市“双创之星”“首席科技官”申报工作
发布时间:2024-09-04内容编辑:宇辰管理
各县(区)、开发区(投资区、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漳州市“万才聚漳”行动计划,培育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和促进企事业单位研发创新工作,现就组织开展2024年漳州市“双创之星”“首席科技官”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申报时间截至2024年9月20日。申报材料详见附件1-5。
二、推荐时间
推荐时间截至2024年9月29日。属地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当地人才办审核申报材料后,确定拟推荐人选。拟推荐人选需征求所在地公安、法院、市场监督、环保、税务等部门意见,征求意见无异议后,报送至市科技局政策法规科。“双创之星”和“首席科技官”推荐名额各不超过5名。
三、其他事项
除研究成果、技术水平有重大进展或者突破外,每位申报人申报次数累计不超过2次。
附件:
1.2024年漳州市“双创之星”申报条件与评选流程
2.2024年漳州市“首席科技官”申报条件与评选流程3.漳州市“创新之星”申报表
4.漳州市“创业之星”申报表
5.漳州市“首席科技官”申报表
漳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9月2日
2024 年漳州市“双创之星”申报条件与评选流程
一、申报对象“双创之星”从全市产业发展前景好、研发水平领先、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中遴选,重点鼓励科研一线和企业科技人才申报。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在注册登记地为漳州市的科技型企业中,选拔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运用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能代表全市本领域或本行业一流创业水平的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我市事业单位、闽南师范大学、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九医院、注册登记地为漳州市的科技型企业中选拔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引领全市产业科技创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重大科技任务、推动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研发中业绩突出,能够代表全市一流创新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二、申报条件
(一)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
2. 申报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在漳创业的高校(科研机构)副高级职称以上、博士、“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2) 在漳创业的有海外、省外创业经历,或曾在海外、市外高校、科研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或研发部门主要负责人;(3)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或技术总负责人,并拥有20%以上企业股份。
3.申报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具备较强的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固定成员不少于10名,原则上应已完成一轮以上融资。
4. 申报人所在的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一项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排名前3),开发的产品技术先进或服务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已经实现产业化。
5. 申报人所在的企业在漳州市注册,创办2年以上(营业执照成立日期在2022年1月1日前),依法经营,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纳税记录和高成长性,且满足以下类型之一:第一产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且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达2亿元以上;第二、三产业(规上企业),研发投入300万元以上,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下,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至2亿元,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主营业务收入达2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主 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规上企业以统计报表为准,规下企业以审计报告为准)。
6. 已获评为 “创业之星”称号的人才所在企业,在满5周年后,如果企业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连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或者近2年连续获得市级“突出经济贡献企业”,可再推荐一名人才申报 “创业之星”。
7.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依靠科技研究并成功开展成果转化的科技型创业人才。其中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职称、博士、“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在漳创业的,不受主营收入、创办时间的限制。
(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
2.在科技前沿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大创新发展潜力。闽南师范大学、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九医院、市直事业单位、注册登记地为漳州市的企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下,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至2亿元,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主营业务收入达2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占主 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4%)(规上企业以统计报表为准,规下企业以审计报告为准)。申报人在漳州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 效,其中医院申报人应具有较强的临床治疗水平或科研能力。
3.具备较强的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所带领的创新团队拥有5名以上相对固定的团队成员,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博士学位或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硕士研究生;(2)近5年(从2019年1月1日起计算),承担1项以上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或者1项以上的省、市科技重大专项;或是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排名前5、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排名前3);或是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的主要负责人;或是发明专利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
4.年龄55周岁以下(1969年8月1日后出生),受聘于市内企业(含在漳央企)工作满1年,并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在市内有关高校、市属科研院所全职工作满1年以上(2023年8月1日前入职)。
5. 已获评为“创新之星”称号的人才所在企业,在满5周年后,如企业近2年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或者企业近2年获得1项及以上省科学技术奖(牵头),可再推荐一名人才申报“创新之星”。
6.聚焦“9+5”产业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紧缺人才。
国家重要人才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已认定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特级人才、A类人才),以及省引才“百人计划”、省特支人才 “双百计划”、省杰出科技人才、省“双创之星”、省产业领军团队等人才计划的入选者不再参与申报。
本批“双创之星”计划遴选10名以内,人选好中选优,宁缺毋滥。如有以下情况,申报人不能申报。已入选的,取消相应荣誉称号。
(1)申报人有犯罪记录,或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2)申报人及所在企业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3)近两年(2022年8月1日后)来申报人所在企业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被处罚的,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
(4)申报人及所在企业有偷税漏税行为的。
三、申报材料
1.《漳州市“创新之星” 申报表》《漳州市“创业之星”申报表》(见附件3、附件4,一式3份,以下简称《申报表》)纸质版及PDF版(光盘刻录)。
2.近3年企业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完税证明复印件(申报人需在漳缴纳个人所得税)。
3.申报人提供科技项目、资质、获奖等证明材料。
4.申报人的学历和职称的证明材料。
5.申报人创新创业自我评价及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以上材料复印件均需申报单位审核并盖章。
四、遴选流程
1.申报单位向辖区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闽南师范大学、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九医院、市直企事业单位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
2.市科技局在收齐申报材料后的3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对申报人进行书面材料评审和现场答辩,确定推荐人选。
3.市委人才办适时组织市人社、发改、工信、科技、财政等部门对“双创之星”推荐人选所在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双创之星”初步人选,并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并经市科技局党组会研究通过后,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补助资金按《漳州市“双创之星”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漳科规〔2022〕2号)执行。
4.原则上每个企业获得一次认定后,5年内不再重复申报同一类型的人才。
5.闽南师范大学、市直高校获评人才所在的学院(系)、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九医院和市直医院科(室),原则上3年内不再推荐申报。
五、摘牌退出机制
市科技局在市委人才办的指导下,于“双创之星”获评后的第三年组织开展调研评估,重点调研评估 “双创之星”在岗在位情况、主要贡献、资金使用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个等次。对于评估结果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须立即进行整改,整改期限1年。整改期满被评估为不合格的,由市科技局报市委人才办同意后,收回相关荣誉称号,并追回所在单位及个人全部补助资金。
2024年漳州市“首席科技官”申报条件与评选流程
一、申报对象注册登记地为漳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省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分管研发工作的企业高管。
二、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品行端正。
2.设立企业 首席科技官”岗位,并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优先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申报。
3.企业上一年度的研发投入超过400万元,且比增15%以上(规上企业以统计报表为准,规下企业以审计报告为准)。
4.近一年来企业聘请“首席科技官”,并与申报人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5.申报人近2年平均年薪酬不低于20万元。优先支持省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引进重大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的负责人、创新基地以及拥有发明专利的主要负责人。
6. 已获评为“首席科技官”称号的人才所在企业,在满5周年后,如企业近2年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或者企业近2年获得1项及以上省级以上的科学技术奖,可再推荐一名人才申报“首席科技官”。
7.如有以下情况,申报人不能申报。已入选的,取消相应荣誉称号。
(1)申报人有犯罪记录,或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2)申报人及所在企业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3)近两年(2022年8月1日后)来申报人所在企业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被处罚的(备注:2022年8月1日前受行政处罚的,需完成整改);
(4)申报人及所在企业有偷税漏税行为的;
(5)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等法律处罚的。
8. 已入选省级、市级高层次人才的对象,不再申报 “首席科 技官”。
三、申报材料
1.《漳州市 “首席科技官” 申报表》(见附件5,一式3份,以下简称《申报表》)纸质版及PDF版(光盘刻录)。
2.近3年企业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 表等)、研发投入统计报表、完税证明复印件(申报人需在漳缴纳个人所得税)。
3.设立企业“首席科技官” 岗位重要性、必要性及岗位描述 (职责、任职资格条件、考核目标、薪酬待遇),所在行业科技、信息、商业模式创新情况。
4.申报人的身份证(护照)、劳动合同、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或薪酬支付证明复印件(需在漳缴纳个人所得税)。
5. 申报人的学历、职称及有关的科技项目、专利、资质、获奖等证明材料。以上复印件均需申报单位审核并盖章。
四、遴选程序
1.申报单位向辖区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市属国企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请。
2.市科技局在收齐申报材料后的3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 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确定推荐人选。
3.市委人才办适时组织市人社、发改、工信、科技、财政等部门对“首席科技官”推荐人选所在的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合格人选名单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并经市科技局党组会研究通过后,再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
4.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对“首席科技官”人选研究通过后,发文确定 “首席科技官”名单,并由市、县财政部门按各承担50%的比例分别兑现补助资金。
5.原则上每个企业获得一次认定后,5年内不再重复申报同一类型的人才。
五、摘牌退出机制
市科技局在市委人才办的指导下,于 “首席科技官”获评后第二年、第三年组织开展调研评估,重点调研评估“首席科技官” 在岗在位情况、主要贡献、资金使用情况。调研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个等次,评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合格,60-70分为基本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合格。对于评估结果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须立即进行整改,整改期限1年。整改期满被评估为不合格的,由市科技局报市委人才办同意后,收回相关荣誉称号,并追回所在单位及个人全部补助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