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开展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免申即认”工作-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网

福建省开展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免申即认”工作

发布时间:2024-09-26内容编辑:宇辰管理

各设区市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平 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  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工作水平 , 构建层次分明、简便易行 的人才认定体系 , 营造有利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 环境 ,  切实增强人才获得感。经研究决定 ,  试点开展省级高层次 人才认定部分条款“ 免申即认 ”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总体要求
进一步健全高层次人才协调保障机制 , 简化省级高层次人才  申报认定程序 ,  切实提升人才政策获得感。在省级高层次人才认  定工作中 ,  通过数据汇聚共享 ,  信息技术辅助 ,  精准发现符合省  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的人才 ,  实现由“ 人才申报 、政府再审 ” 转变为人才入选后“ 政府上门、人才确认 ”的主动服务模式 ,  提高  政策效率
二 、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首批试点条款
首批“ 免申即认 ”试点条款为《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 办法  (试行)  》  (闽委人才〔2020〕 4 号)  文件中的 60 个条款 (其中特级 9 个、A 类 17 个、B 类 25 个、C 类 9 个)    (详见附 件 1)
三 、办理程序和责任单位
“ 免申即认 ”试点条款的责任单位  (详见附件 2)  负责发送入 选名单;  用人单位负责核实“ 免申即认 ”对象在岗情况 Y  并协助做 好人才申报等工作;  相关认定单位  (各设区市和平潭组织部门、 省人社厅、厦门大学 Y  下同)  负责办理认定手续。
(一) 各责任单位研究提出建议认定的人才名单。各责任单 位收到或公布试点条款的人选名单后 Y 研究提出建议认定人才名 单 Y  在 10 个工作日内将建议认定人才的相关信息提供至省委人 才办和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
(二) 认定单位办理相关流程。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收到相 关人才计划 (项目)  入选名单后 Y  及时将名单通知至各设区市和 平潭人才服务窗口以及厦门大学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中心 Y  由相关认定单位按照以下流程办理。
1 . 已认定的人才晋级。 已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Y  省、市人才服 务窗口以及厦门大学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中心须于 5 个工 作日内向人才所在单位核实其在岗情况 Y 确认人才在岗后 Y  通过 高层次人才申报管理系统上传人才已认定文件及符合晋级条件 的证明材料。各相关认定单位按照规定办理认定流程 (包括复核 把关、社会公示、研究认定、发文确认等)  。
2 ●初次认定的人才。初次认定的对象 Y  省、市人才服务窗口 以及厦门大学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服务中心在收到名单后 Y 须于 5 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核实人才在岗情况 Y  并上门提供认定 服务 Y  会同用人单位填报相关申报信息。各相关认定单位按照规定办理认定流程  (包括二级初审、专题会审、复核把关、社会公 示、研究认定、发文确认等)  。
四 、工作要求
1 .省级高层次人才部分条款试行“ 免申即认 ”的工作由省委人  才办牵头协调 Y 省人社厅具体负责 Y 省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 财政厅等有关省直部门和相关认定单位配合实施。
2.相关认定单位须主动靠前对接 Y  对符合认定条件但尚未认 定的人才 Y  及时做好申报提醒、政策解读工作。
五 、其他
1 .本通知自 2024 年 8 月 27 日起正式实施 Y   由省委人才办 会同省人社厅负责解释。
2.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将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Y  适时扩 大“ 免申即认 ”适用对象范围 Y  优化调整申报方式 Y  进一步简化认 定和申报程序 Y  切实提升人才满意度。

附件:   1 .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 免申即认 ”首批试点条款 

2.“ 免申即认 ”首批试点条款及责任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 年 9 月    日



附件 1
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 免申即认 ” 首批试点条款
一 、特级人才

1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含外籍院士)   ;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含外籍院士)   ; 

3.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4.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个人)  获得者; 

5. 国家实验室主任;

6. 近 10 年内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 团队项目;
7.近 10 年内入选国家“ 万人计划 ”杰出人才项目;
8.近 10 年内入选省引才“ 百人计划 ”特级人才项目;
9. 诺贝尔奖  (物理 、 化学 、 生理或医学 、 文学 、 经济学 奖)  、 菲尔兹奖 、 沃尔夫奖 、 图灵奖 、 普利兹克奖 、 拉斯克 奖 、 克拉福德奖等国际著名奖项获得者 。
二 、A 类人才
(     )  近 10 年内曾入选以下人才计划  (工程 、项目)
1 .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  (不含青年项目)   ;
2. 国家“ 万人计划 ”(不含“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

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长江学者 ”称号获得者)   ; 

4.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项目;

5.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A 类人才)   ;
(二)  近 10 年内曾担任以下职务或项目(课题)负责人
6.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主任;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技术总师 、 副总师 Y  项目负 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负责人;
(三)  近 10 年内曾获得以下荣誉称号  (奖项)
10. 中国政府友谊奖;
11 .全国创新争先奖 (授予奖牌的团队带头人 Y  授予奖章 的个人)   ;

12.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13. 国家级教学名师;

14.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15.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  特等 奖 、 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6. 国医大师;

(四)  近 10 年内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得以下奖项 ,   并按 下列计算标准累计所得分值在 15 分以上的人才 。如同 一 个 项目获多个奖项 ,   只按其最高分值计分一 次 ,   不重复计分。 6‘  "对应奖项直接入选 A类人才

排名

奖项

第一   完成人

第二   完成人

第三   完成人

第四   完成人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4

10

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3

10

8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0

8

6

4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3

10

8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0

8

6

4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13

10

8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0

8

6

4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8

4

2

1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4

2

1

0

三 、B 类人才
(     )  近 10 年内曾入选以下人才计划  (工程 、项目)
1 .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2. 国家“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3.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4.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青年长江学者 ”称号获得者)   ; 

5.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6.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 

7.科技部“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
8.科技部  (国家外国专家局)“ 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 ”;
9.财政部“ 全国高端会计人才  (全国会计领军人才)  ”“ 国 际化高端会计人才 ”;
10.福建省引才“ 百人计划 ”(团队入选的须为团队带头人; 不含短期项目入选者)   ;
11 .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B 类人才 Y   含引进台湾高 层次人才)   ;
(二)  近 5 年内曾担任以下职务或项目  (课题)  负责人
12.福建省创新实验室分管科研工作副主任;

 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
1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 目 、 负责人;
(三)  近 5 年内曾获得以下荣誉称号  (奖项)
16. 中国青年科技奖;
17.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18.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19. 人社部 、 教育部“ 全国模范教师 ”“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 工作者 ”;
20. 国家卫生健康系统“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21 .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

22.全国名中医;
23. 由我省输送并代表国家参赛 Y  获得奥运会或近两届 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个人项目第一至三名次的 现役运动员;
24. 直接培养出获得奥运会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 世界杯 、 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员。
(四)  近 5 年内所承担科研项目曾获得以下奖项 ,  并按 下列计算标准累计所得分值在 10 分以上的人才 。如同 一 个 项目获多个奖项 ,   只按其最高分值计分一 次 ,   不重复计分。 66 ☆ 对应奖项直接入选A类人才;  6‘ 对应奖项直接入选 B 类人才

排名

奖项

第一   完成人

第二   完成人

第三   完成人

第四   完成人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

6

4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8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8

6

4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8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8

6

4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8

4

2

1

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4

2

1

0


四 、C 类人才
(     )  近 10 年内曾入选以下人才计划  (工程 、项目)
1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C 类人才)
2.福建省“ 雏鹰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3.福建省“ 创业之星 ”“ 创新之星 ”人才项目; 

4.福建省“ 外专百人计划 ”;
5.福建省“ 高端外国专家团队引进计划 ”;
6.福建省“ 青年外国专家引进计划 ”;
(二)  近 5 年内曾获得以下荣誉称号  (奖项)
7.教育部“ 全国优秀教师 ”“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 

8.福建省特级教师;
9.福建省友谊奖 


附件 2

“ 免申即认 ”首批试点条款及责任单位

涉及认定条 

人才 (科技) 项目 (条款内容)

责任单位

特级第 2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含外籍院士)

省科协

特级第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含外籍院士)

省科协

特级第 5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省科技厅

特级第 6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个人)  获得者

省科技厅

特级第 7 

国家实验室主任

省科技厅

特级第 8 

 10 年内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顶尖 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

省委组织部

特级第 9 

 10 年内入选国家 万人计划 ”杰出人才 项目

省委组织部

特级第 10 

 10 年内入选省引才 百人计划 ”特级人 才项目

省委组织部

特级第 1 1  

诺贝尔奖  (物理 、化学 、生理或医学 、文   经济学奖)

省委组织部

A 类第 1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  (不含青年项目)

省委组织部

A 类第 2 

国家“ 万人计划 ” (不含“ 万人计划 ”青年 拔尖人才项目)

省委组织部

A 类第 3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长江学者 ”称号获得 )

省教育厅

A 类第 4 

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项目

省科协

A 类第 5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A 类人才)

相关认定单位

A 类第 7 

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主任

省科技厅

 

 

A 类第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

省科技厅  

改委 、工信厅 

教育厅  卫健

  住建厅

 

 

A 类第 1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技术总师 、副总  Y  项目负责人

省科技厅  

改委 、工信厅 

教育厅  卫健

  住建厅

A 类第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省科技厅

A 类第 24 

中国政府友谊奖

省科技厅

A 类第 25 

全国创新争先奖  (授予奖牌的团队带头  Y  授予奖章的个人)

省人社厅

A 类第 26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省人社厅

A 类第 27 

国家级教学名师

省教育厅

A 类第 28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省教育厅

A 类第 30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 科学)  特等奖  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省教育厅

A 类第 31 

国医大师

省卫健委

B 类第 1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省委组织部

B 类第 2 

国家 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省委组织部

B 类第 3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省人社厅

B 类第 4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青年长江学者 ”称号 获得者)

省教育厅

B 类第 5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省人社厅

B 类第 6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 四个一批 ”人才

省委宣传部

B 类第 7 

科技部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省科技厅

B 类第 8 

 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 ”(国家外国专家 )

省科技厅

B 类第 9 

财政部 全国高端会计人才  (全国会计领 军人才)  ”“ 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 

省财政厅

B 类第 1 1  

福建省引才 百人计划 ”(团队入选的须为 团队带头人;  不含短期项目入选者)

省委组织部

B 类第 12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B 类人才 Y  含引 进台湾高层次人才)

相关认定单位

B 类第 1 5 

福建省创新实验室分管科研工作副主任

省科技厅

 

 

B 类第 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

省科技厅  

改委 、工信厅 

教育厅  卫健

  住建厅

 

 

B 类第 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

省科技厅  

改委 、工信厅 

教育厅  卫健

  住建厅

B 类第 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优秀青年科 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省科技厅

B 类第 37 

中国青年科技奖

省科协

B 类第 38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省科协

B 类第 39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省科协

B 类第 40 

人社部  教育部 全国模范教师 ”“ 全国教 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省教育厅

B 类第 44 

国家卫生健康系统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省卫健委

B 类第 45 

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

省教育厅

B 类第 46 

全国名中医

省卫健委

 

B 类第 53 

由我省输送并代表国家参赛 Y 获得奥运会 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 、世锦 赛个人项目第一至三名次的现役运动员

 

省体育局

 

B 类第 54 

直接培养出获得奥运会或近两届列入奥   运会项目的世界杯 、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  

 

省体育局

C 类第 6 

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  (C 类人才)

相关认定单位

C 类第 7 

福建省 雏鹰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省人社厅

C 类第 8 

福建省 创业之星 ”“ 创新之星 ”人才项目

省科技厅

C 类第 9 

福建省 外专百人计划 

省科技厅

C 类第 10 

福建省 高端外国专家团队引进计划 

省人社厅

C 类第 1 1  

福建省 青年外国专家引进计划 

省人社厅

C 类第 42 

教育部 全国优秀教师 ”“ 全国优秀教育工 作者 

省教育厅

C 类第 43 

福建省特级教师

省教育厅

C 类第 49 

福建省友谊奖

省科技厅

 

 

 

 

A   B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省科技厅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二等奖

省科技厅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二等奖

省科技厅

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  二等奖

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