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C类项目)申请条件、材料、补贴标准
一、项目类别
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C类项目)由香港、澳门申请单位提出申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技创新委)进行评审和资助,深圳市财政资助资金直接拨付至香港、澳门申请单位账户,可依据立项合同在深港澳三地开支。
重点领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安全、5G、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导体;医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人口健康技术、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农业生物育种;石墨烯材料、先进电子信息材料、显示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氢能和燃料电池;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智能无人系统、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
二、设定依据
(一)《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发〔2016〕7号。
(二)《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19〕1号。
(三)《深圳市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科技创新规〔2020〕4号。
三、数量方式
有数量限制,受科技研发资金年度总额控制,竞争性择优支持,本批次资助资金纳入2022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
采用事前资助方式,单个项目最高资助人民币300万元。
四、申请条件
申请C类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香港公营科研机构或者创新及科技基金下成立的研发
中心(以下简称“香港申请单位”)或者澳门高校与科研机构(以下简称“澳门申请单位”)。
其中,香港公营科研机构,包括所有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根据《专上学院条例》(第320章)注册的自资本地学位颁授院校、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职业训练局、制衣业训练局及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创新及科技基金下成立的研发中心;澳门高校与科研机构,包括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和澳门理工学院。(详见附件1:深圳市深港澳科技计划C类项目香港、澳门主要申请机构清单)。
(二)项目负责人全职受聘于申请单位(全职是指从申请单
位支取薪酬的人士,例如本地大学的现有教职员)。
(三)项目组成员严格遵循科学界公认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或其他违反法律的行为。
(四)同一单位的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请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同一项目”是指经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使用相应软件对申报项目进行查重后,相似度为30%以上(含30%)的项目。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深圳市财政资助资金购置或者试制的仪器设备的产权及收益、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归港澳申请单位所有,项目研发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应当在深圳进行。
(六)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未违反国家和省、市联合惩戒政策和制度规定,未列入深圳市科研诚信异常名录,且承担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不存在超期未申请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情况。
限项要求: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承担或参与的深圳市深港澳科技计划或“深港创新圈”项目在研项目不超过1项。
五、申请材料
(一)在线填报申请书。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项目申报承诺书(模板见附件2)。
(四)科研诚信承诺书(模板见附件3)。
(五)涉及科研伦理与科技安全的项目,提供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要求的相关手续证明。
(六)可以选择提供知识产权证、查新报告、检测报告、获奖证书、国家和省计划文件等技术水平证明材料。
项目受理时申请单位无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申请单位在网上填报受理时限内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上传电子扫描版申请附件(复印件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点击“签字盖章页打印”,将打印文件签字盖章后扫描上传,提交审核(系统受理状态为“待窗口受理”)。
六、受理时间:
网上填报受理时间:2021年7月9日至2021年8月19日(截止至18:00)。
深港澳科技计划 C類項目 - 香港/澳门主要申請機構
|
研發中心 (5) |
1. |
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 (Automotive Parts and Accessory Systems R&D Centre) |
2. |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3. |
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ultiTech R&D Centre) |
4. |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 (Nano and Advanced Materials Institute) |
5. |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 (Hong K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Apparel) |
|
本地大學 - 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院校 (8) |
1. |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2. |
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3. |
香港浸會大學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
4. |
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5. |
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6. |
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7. |
嶺南大學 (Lingnan University) |
8. |
香港教育大學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其他本地大學 (3) |
1. |
香港公開大學 (The Ope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2. |
香港樹仁大學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 |
3. |
香港恒生大學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根據《專上學院條例》(第320章)註冊的自資本地學位頒授院校 (7) |
1. |
明愛專上學院 (Caritas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
2. |
明德學院 (Centennial College) |
3. |
珠海學院 (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
4. |
宏恩基督教學院 (Gratia Christian College) |
5. |
港專學院 (Hong Kong College of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
6. |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Hong Kong Nang Yan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
7. |
東華學院 (Tung Wah College) |
8. |
耀中幼教學院(Yew Chung Colleg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9. |
香港伍倫貢學院 (UOW College Hong Kong) |
|
指定本地公營科研機構 (4) |
1.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
2. |
職業訓練局 (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 |
3. |
製衣業訓練局 (Clothing Industry Training Authority) |
4. |
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 (Hong Ko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