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福建省组织申报2025年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
发布时间:2025-04-01内容编辑:宇辰管理
点击数:
各设区市工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各有关单位:
现就组织申报2025年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方向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围绕人工智能、关键软件两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需求(具体申报指南见附件1),支持省内软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加速突破技术瓶颈,加快研发成果落地转化,推动重点软件产品、平台、场景产业化推广。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主体应为在福建省内生产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具备较好的研发能力、创新条件和稳定的技术团队,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良好的资信等级。申报主体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应有软件企业作为协作单位,组建联合体。
(二)申报的项目应尚未产业化,预期能解决行业技术瓶颈“卡脖子”难题,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到期验收时,项目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水平高,实现预期产业化指标,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三)项目总投资一般不低于300万元,立项时间应在2025年1月1日以后,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2个月。每个单位可牵头申报1个项目。
(四)未完成2024年产业化项目验收的单位不得牵头参与此次申报工作。同一项目已获国家或省、市相关部门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不得以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同时申报国家或省、市相关部门项目。
三、申报材料
(一)福建省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申报书;
(二)营业执照及信用报告(联合体需提交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
(三)联合体合作协议(联合体申报需提供);
(四)项目已完成研发投入佐证材料;
(五)近3个月缴纳员工社保证明;
(六)2024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或相关财务数据证明材料;
*(七)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相关证明材料;
*(八)近三年相关申报领域发明专利证书;
*(九)参与标准制定相关证明材料;
*(十)近三年参与并完成验收的省级及以上项目相关证明材料;
*(十一)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注:标*为可选项)
四、有关要求
(一)申报单位按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附件2),向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工信部门申报,填报信息应真实可靠、重点突出、表述准确。中央驻闽企业、省属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设区市工信部门申报。
(二)各设区市工信部门要广泛动员辖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申报,认真审核申报材料,择优推荐项目。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地市推荐数量不超过20个,其他地市不超过10个。项目推荐汇总表(附件3)和项目申报材料经各设区市工信部门盖章后(纸质胶装,一式三份)于5月15日前报送我厅,电子版发至指定邮箱。
附件:
1.福建省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
2.福建省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申报书3.项目推荐汇总表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3月28日
福建省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
人工智能 |
支持通用及垂直领域模型研发应用,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新型机器学习、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控制与决策等重点领域的软件产品研发推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面向重点行业、关键环节,支持具备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优质软硬件产品、平台、应用场景产业化落地。 |
关键软件 |
支持开发支撑软件、设计仿真系统软件、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等基础软件研发;支持基于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节能低碳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研发;面向通信、金融、医疗、应急、农业、公安、交通、电力、建筑、文旅等重点领域,支持一批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量子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程度高、市场前景好的软件产品、平台和解决方案;支持5G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工业和车规级处理器芯片等芯片产品设计;支持基于可信计算、拟态防御、零信任安全、统一安全管理平台等新理念、新架构的信息安全产品、平台开发,促进信息安全技术融合创新与产业化落地。 |